跳到主要內容區

卓威(104級學士班、110級碩士班 ) 系友經驗談

 

我是來自臺南的104級畢業生,在就讀族文系前對於臺灣島上的族群政治與關係並不了解,但也由此產生興趣與好奇。儘管就讀時並沒有抱持特別的目標或預期,但在這裡逐漸培養出對歷史、性別、情感研究和生命經驗的興趣。曾經懷抱滿腔熱血跟著社團在花東兩地遊走倡議婚姻平權與性別議題。也因此不同角度的歷史詮釋、各族群文化下的性別觀或情感觀,構成我日後研究主題的基石,並順利完成研究所的學業。

我很喜歡族文系課程所訓練出來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對差異性的包容和理解,在面對許多事物和人生課題時提供許多協助與啟發,尤其身處資訊膨脹的世代,不論是一個身分應當呈現什麼樣的面貌,或者一個人應當追求什麼樣的生活等等人生課題。這些思考有效的去除我諸多焦慮與迷思,包含外貌焦慮、情感焦慮及對成功和幸福的定義等等,並進一步引導我拆解那些曾經的理所當然,透過辨識它的成份和脈絡,從而明瞭自己的所需與所求,在強調「資本」(也可以是網路流量)的社會中這很有幫助。而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從大學、研究所到進入職場,我依然還在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與面向去檢視原先習以為常的事物」這道人生課題。

大致來說,大學提供許多摸索與嘗試機會,而族文系更是如此。不管是理論課程還是實作課程都很紮實,社會學、歷史學和人類學等諸多學派也能一次滿足,走入地方或坐在教室都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不管是我曾經參與的花蓮性別倡議運動,或就讀期間發生的社會運動,族文系每個老師不僅是鼓勵而已,甚至會提供協助與一同參與。族文系的教學場域不局限於教室或部落,亦包含街頭與倡議運動。族文所提供的訓練不僅僅為了讓學生成為知悉學術理論的高級知識份子,更是為了培育出具備將所知所學反饋予他者的協力者。不敢說自己是這樣的人,但期望自己能朝這個目標前進,共勉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