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drese Latatudran盧林詩庭(105級學士班 ) 系友經驗談
「為什麼要來東華?」這個問題在我來到族文後,常常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我在新北長大,對於身邊很多人而言,花蓮從來不是一個首要之選,而我也很難說出口,其實我只是因為天氣好時,木瓜溪橋看得見奇萊北峰,所以才來花蓮的。
但就這樣渡過了幾年,中間休學一年,回到高雄的部落學習族語,再到畢業後,留在原民院當了幾年的計劃助理…我有時候回頭看,那樣不清不楚的起點,反而讓我在一片汪洋中找到了自己。
作為都市原住民,在我剛來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是異類,因為我們不夠「原」,而且似乎也不夠「非原」,我不知道這樣的困擾是否仍存在於現在部分的學生之中,反正不可諱言的是,當時的我是痛苦的,我花了更多的時間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為什麼要留在族文?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樣的對話有時候毫無意義,但當它發揮作用時,卻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像是雙方平手、九局下半兩好三壞時的那顆球,而我很幸運的,丟出的是第三顆好球。
我找到對於自己身分的定位、找到了自己想用盡全力投入的事物,所以也讓我在開始工作後,還是想繼續讀書,繼續往我想去的地方拔腿狂奔。
而族文系呢?族文系在這樣的生命經驗中到底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族文系對我而言,就是成長的溫床,它擁有著多元的族群、不同的視野,所以在「協助我成長成自己」這件事上,佔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它訓練了我對於自己的思考,協助我建構自己的論述和邏輯,在看見不同的事物上學習謙卑,同時也教會了我要溫柔的對話……我真的真的很滿意,在這裡長成現在這個模樣的自己。
想起有人說過,不建議到原民院讀書。而就這麼剛好,我持的是相反的意見,我認為族文系——乃至原民院,對於形塑一個人的認同及價值觀佔了很重要的影響力,在這裡,可以接觸跟對話的議題很廣,不論是族群、性別,這個地方多元到令人不可思議,真的是只有你想像不到,沒有這裡不會發生的。
不過比起單方面的闡述,我還是更推薦大家自己來體會,畢竟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個人的,我的幸運也許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因為我相信在閱讀這段文字的你,會是比我更幸運的存在。
祝福尚未來到這裡、或是仍在這裡的人,找到自己的定位及方向,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前提就是要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動力。
poke’ecenga! (萬山魯凱語:加油!)